引發(fā)中美、中歐之間激烈的太陽能貿易戰(zhàn)的德商SolarWorld不敵產品價格下滑帶來的運營損失,終于宣布無力償還債務,將進入破產程序。
外媒消息,當?shù)貢r間5月10日,SolarWorld正式宣布將進入破產程序。SolarWorld在一則簡短的聲明當中表示,因“(太陽能產品)價格持續(xù)失序,未來市況不再樂觀”公司無力償還債務,因而宣布破產。
SolarWorld的創(chuàng)辦人兼執(zhí)行長Frank Asbeck對于破產表示“相當艱辛”。他在聲明當中向SolarWorld的員工致謝,并指出公司為了打造公平的太陽能產業(yè)競爭環(huán)境而費盡苦心。他表示,起于中國的價格崩盤使太陽能電池與組件的價格自2016下半年起開始暴跌,公司后續(xù)幾個月的運營展望也相當悲觀,終至宣布破產。
SolarWorld旗下的員工數(shù)量,統(tǒng)計至2016年底時仍有3,000多人,包括800人受雇于美國分公司。Asbeck表示,會盡可能保障員工權益。
難敵市況變化,運營連年虧損
在市場持續(xù)呈現(xiàn)供過于求,且全球組件價格連年下滑的情形下,SolarWorld自2014年以后就持續(xù)陷于虧損。虧損到了2016年下半年更因組件供給增加、價格卻進一步下降而惡化,即便2017年第一季稍有減輕,仍然無法轉盈。
SolarWorld德國公司與美國公司分別對中國提出了太陽能雙反訴訟,希望透過貿易壁壘來保障本地產業(yè)。然而,隨著中國、臺灣等地的業(yè)者陸續(xù)在第三地開出產能,貿易壁壘的影響力降低;組件價格下降,更惡化SolarWorld的獲利能力。
后續(xù)影響:貿易戰(zhàn)、產能缺口
EnergyTrend分析師指出,SolarWorld德國公司的破產,將直接引發(fā)三個后續(xù)疑問:第一,美國公司是否會跟進破產?第二,是否帶來供給空窗?第三,中歐、中美貿易壁壘是否延續(xù)?
針對第一個問題,美國SolarWorld是否會跟進破產,目前仍無法判斷。而美國SolarWorld是否破產,將直接影響美國對中國、臺灣兩地之雙反措施是否延續(xù)的問題。同樣的,中歐雙反是否會持續(xù)下去?而若中歐雙反因SolarWorld破產而中止,中國對歐洲所祭出的多晶硅雙反是否仍將持續(xù)?這些問題,現(xiàn)階段仍無法獲得解答。
另一方面,根據(jù)EnergyTrend了解,SolarWorld目前的全球產能(包括鑄錠、硅片、電池、組件)約為1.5GW,并以單晶為主。先前SolarWorld曾宣布將全面轉為單晶PERC,但產能調整恐怕尚未完成。從SolarWorld的2016年年度報告來看,公司原預計2017年將大幅調整供應鏈產能分配,其中有超過1GW電池產能將移回德國;其產能調整的腳步與實際狀況,也將影響德國公司破產所將帶來的產能缺口。
SolarWorld享有市場先行者與高效技術優(yōu)勢,在歐美的屋頂型市場具有一定市占率。2016年,SolarWorld的組件發(fā)貨量為1.3GW,其中有約14%出貨到德國、約500MW出貨到美國。SolarWorld德國公司的破產勢必將影響產能,而被影響的規(guī)模多大,缺口又將如何遞補,也需視破產處理的情形而定。
今年四月時,美國Suniva在聲請破產后要求啟用201條款;倘若201條款落實,則美國將對海外所有太陽能產品實施貿易壁壘,屆時美國與其他市場的貿易關系又會增加更多變量。EnergyTrend分析師先前曾表示,201條款現(xiàn)身將刺激美國的短期需求;而SolarWorld在此時宣布破產,勢必會出現(xiàn)的供給缺口將為其他廠商創(chuàng)造新的出貨機會。
(表格來源:SolarWorld 2016 年年度報告內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