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語:由于能源消耗、能源生產等發(fā)展方式的要求,電力系統(tǒng)需要儲能技術來實現發(fā)電與負荷的平衡。發(fā)展儲能,必須要研發(fā)出儲能的裝置,裝備制造也要跟得上,除此之外,儲能的商業(yè)運行是很重要的,到2020年,希望可以達到理想的商業(yè)模式。儲能的未來發(fā)展重點是大規(guī)模集中式可再生資源,分布式光伏加儲能是最主要的應用模式。
2017年12月16日,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電工所所長來小康出席某會議,發(fā)表題為《我國儲能技術現狀》的主題演講。
各位領導下午好,我來自電力所研究院,我大概是從2007年開始研究這個領域。確切說,我是我們電網公司最早一批從事儲能研究的,但是這就奇怪了,電力系統(tǒng)都100多年了,為什么我們電力系統(tǒng)人或者電力行業(yè)2007年才開始做這方面的研究?以前不需要儲能嗎?以前峰谷差沒有嗎?為什么以前可以。這個我覺得應該跟大家談一下我的想法。
儲能為什么被需要?
確實,電力系統(tǒng)100年來就是發(fā)、輸、配電用電同時完成,但是電力系統(tǒng)仍然可以用,它是怎么樣形成的?我們的負荷是隨機的,我們誰開燈、關燈沒人指揮你,我想開就開,我想關就關。但是我們的電源是隨動的,負荷隨機。我的電源能跟著你跑,我們電力系統(tǒng)就是靠它完成的實驗,但是問題來了,2007年以后,大家越來越感覺我們的能源消耗、能源生產,用原來的方式不行,環(huán)境容量不允許,所以我們必須靠低碳,必須搞可再生能源,這個就出現了問題。可再生能源的這幾年,它不隨動,它也隨機,這個時候兩個都隨機,我們電力系統(tǒng)沒有儲能,所以我們必須考慮有儲能的技術,來實現兩邊的平衡。
第二,我們電力系統(tǒng)發(fā)展原來都是什么呢?你有多大的負荷,我配合建多少發(fā)電廠。比如說我們上海地區(qū),在夏季也就100多個小時,可是我們的設備是可以運行8760小時,但是我們必須投入為100小時,因為不能儲。這樣的話,電力系統(tǒng)設備以后隨著人類文明的發(fā)展,峰谷差越來越大,因為人都希望晚上睡覺,越來越不愿意三班倒,所以越發(fā)達的國家,越先進的國家峰谷差就越大。所以這是第二個為什么要儲能。
第三,大家知道現在的社會往互聯網的方式發(fā)展,我用戶自己家庭用光伏,我家里有其他的發(fā)電設備,這個時候或者我家里有電動汽車,我的消費、發(fā)電自己都可以有,但是我和電網溝通太困難了。我的商業(yè)模式,或者我用戶的需求也希望有儲能來實現這種交易。
這三種方式就是說可再生能源增長,電力發(fā)展方式的轉變,還有用戶的參與,這三個方面我必須要用儲能方式。所以我就是說2007年我們電網公司或者我們國家很多同行開始再做這個事。
發(fā)展儲能需要做什么?
我們和國際上有多大差別?其實他們的問題和我們差不多同時期發(fā)生,他們也存在我們上述的問題,上述的問題并不比我們早多少,他也要干這些事,但是干這些事可能涉及到四個方面的工作。
第一,我們要研發(fā)出能有儲能的裝置出來,我們電力系統(tǒng)100多年來,我們不能儲能,不是我們不愿意,是實在太困難。技術上就弄出一個抽水蓄能電站,到21世紀,現在大家又關注了,催生了更多的研究。我們在研究這個階段,或者原創(chuàng)技術這個階段,我覺得我們在座的好多專家都認為,我們現在是屬于跟跑狀態(tài)。在我們研究的領域,科研體制等等方面,比國際上是要差的。
第二,是裝備制造的方面。我們研究是差,但是裝備制造我們跑得比較快,比如今天看到了中天集團,中天的電池生產線,我可以說五年之前我們這種生產線只能在日本、韓國看到,現在我們擁有這種生產線不止是讓水平提高非??欤覀冊诋a量上也構成了中日韓國三足鼎立,我們在裝備制造可以并跑。
第三,儲能技術因為是新技術,我們需要有示范平臺來實驗這些技術,來驗證這些技術,來推廣這些技術,在這個部分,我們示范這個階段的工作,我覺得我們國家反倒屬于領跑的狀態(tài)。確實儲能有五大類、十八項,我們電網、電力系統(tǒng)確實在國家的指導下,在各電網公司的領導下,尤其是在電動汽車、電池技術的領域,這樣我們做的示范確實是很全面,哪個國家都有示范,有可能美國做得比較多,有可能日本在那個方面比較多,但是我們比較全面。從儲能的各種技術,你說是可再生資源接入等等方面什么都試,但是我們最要命的狀態(tài)是比較差的,就是商業(yè)運行,這個方面由于我們國家體制的問題,包括電價的機制,電力市場等等的問題,我們是落后于其他國家的。而且最困擾我們的是,我們想跟上很困難,不是我們在座的這些人能做到的,有些事是國家層面,有些是地方層面。
我們在原創(chuàng)技術上,我們跟不上,我們并跑,示范我們領跑,商業(yè)我們是跟跑。我們再看一下2007年到現在,我們國家產能技術都有哪些特征?我認為2007年到2010年,我們再做什么工作呢?我們現在先把電儲能裝置做出來,另外在一些示范場合實驗功能,看功能能不能做出系統(tǒng)來?能不能在電力系統(tǒng)用?這是在2007年—2012年開始做的工作,我們2012年到2015年這個階段做什么?我們的示范都試過,下一步怎么走?似乎國家老套示范工程沒有力量,這個時候我們國家從示范到商業(yè)的培育探索,這時候出了一些標志性的工程,都是帶有示范,同時有一些特殊的政策來摸索。比如有些輔助服務的實驗,也有比亞迪混合套利的實驗。
分布式光伏加儲能是未來最主要應用模式
這段時間,似乎是我們儲能發(fā)展相對平滑階段,從2016年開始,我們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。為什么進入新階段?是因為儲能的裝置中搭了電動汽車的順風車,電動汽車由于國家補貼、各種政策,當它的產能上來了,性價比上來了,性價比上來之后,產能過剩,所有的電池廠希望把性價比可以的電池用在地方,我們沒投入多少研發(fā),性價比好的東西可以拿來用。其實,好多電池廠都有這樣的事,中天可能還沒遇到這種事。打開商業(yè)模式,儲能的價值不實現,走不下去。所以,我們2016年到目前,甚至我認為可能到2018年,2019年,這段時間都是在商業(yè)的培育期,我們希望在2020年我們能達到商業(yè)模式,我們希望2020年有這種階段出現。
這樣的話,我們就希望我們從事儲能行業(yè)的人,抓住這個機會,做好這方面工作。抓住什么機會?我也想從事這個工作,這個也要我們自己認真地思考。我覺得我們當時說示范的時候,我們國家的示范是很有特點。第一,我不知道什么原因,反正大家也都清楚,為了體現示范的影響力,有些示范比較大。所以我們的儲能的發(fā)展重點、示范重點是大規(guī)模集中式可再生資源,我們再看國外怎么弄?首先從輔助服務開始做起,德國、日本、澳大利亞是分布式光伏加儲能做起,美國現在也變了,從輔助服務變成了電網的調部位也好,還有積極響應服務,它往這方面發(fā)展。德國除了分布式之后,也開始往電網走。我們往哪兒走呢?我個人覺得,我們現有的電價政策,現有的盈利模式,現有的技術性價比來說,這三點是特別關注的,一個是在混合套利,比如今天在中天看的。第二個就是分布式光伏加儲能,我認為這是未來最主要的應用模式,未來分布式光伏肯定是大發(fā)展的,因為我們看了相應的規(guī)劃,和我們現在發(fā)展方向有所發(fā)展,不是集中式,一定要云南去建光伏廠。我們要把分布式光伏用好。德國、日本、澳大利亞都有成功的經驗,這也是我們重點關注的。第三個就是輔助服務,比如說調頻等等,而且能發(fā)揮電化程度的能力,所以這是我們未來關注的點。
我們現在講如何認可我們工作,我們的技術工作應該做什么?第一,我們希望我們的儲能能夠做到長壽命、低成本、高安全、高效率,我們現在中天發(fā)展也是業(yè)界很多同志重點關注的一種技術。它符合這種特征。壽命5000次以上,成本我們可以接受,安全性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達到,效率有得天獨厚的優(yōu)勢。這個技術是特別關注的,同時還有一些業(yè)績。第二個就是系統(tǒng),今天上午參加了中天的新產品的鑒定會,說大不大,說小不小。這個技術恰恰在那三個方面都是可以用的,這個技術怎么發(fā)展?雖然鑒定會上沒說,但是今天也想在這里跟中天,或者從事這個行業(yè)的同事們交流。
怎么說呢?我在4年前到LG參觀,他跟我介紹儲能系統(tǒng)的時候,沒有人跟我去講我這個電池效率很好,成本低,壽命不錯。他跟我講系統(tǒng),講什么?我的安全性如何來保證,系統(tǒng)的安全性怎么保證。跟我講消防怎么干?隔離怎么干?煙感探頭、末滅火器的探頭怎么干?三年前,我參加日立的時候,也沒講這個,也是講保證安全的問題。我們再想電動汽車的發(fā)展過程中也是這樣,當時2008年講電動汽車的時候,就是找一個框把電池接上去,現在我們發(fā)現必須搞點管理,特斯拉出來之后要搞安全管理,但是我們儲能系統(tǒng)也要有這樣的過程。最好這步跨得遠一點,我們應該瞄準最先進的理念,一步跨越式發(fā)展。
五部委的文件其實是重大歷程,也告訴我們2016—2020年之間做什么事,我也希望從事這個行業(yè)的同志們,仔細研究它,也希望相應的領導給予支持,給我們儲能技術多撕開幾個口,讓我們快速發(fā)展,謝謝大家。
原文來源:能源 ?速記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