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 與會國于 12 月 14 日在秘魯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勉強達成協議,全球首度同意共同減少排放溫室氣體,但草案在各方拉鋸之下,效力嚴重縮水,無法有效避免全球氣溫上升。
?
中美 11 月達成溫室氣體減排協定,去除一大障礙,各方原本對利馬會議抱有高度期望。不料,會議時,開發(fā)中國家堅拒訂立高減排目標,稱將阻礙發(fā)展:已開發(fā)國家則把責任推給開發(fā)中國家,強調全球各國都該共同努力。原定 12 日中午結束的會議,拉鋸到 14 日才敲定。
?
華爾街日報報導,中、美 11 月 12 日聯合宣布減排新目標,美國會在 2020 年過后將二氧化碳平均減排量拉高 1 倍,希望能在 2025 年讓溫室效應氣體的總排放量較 2005 年減少 26-28%。另外,大陸也首度承諾會讓二氧化碳排放量在 2030 年左右觸頂、還將盡可能提前達標,另外更會將非石化燃料的比例拉升至 20%。
?
若依據陸方同意的減排目標來計算,大陸得要興建 1,000 座核子反應爐、50 萬座風力渦輪機或是 5 萬座太陽能發(fā)電廠才能達標。也就是說,大陸屆時必須生產的核能發(fā)電量將是 2014 年底的 67 倍,若改用風力、太陽能發(fā)電量來計算,則分別為 9 倍、30 倍。這幾乎等同于美國當今所有非石化燃料發(fā)電量的總和。
?
?
?
秘魯氣候變遷會議 全球勉強達成協議 |
作者: | 發(fā)布日期: 2014 年 12 月 15 日 11:07 | 分類: 產業(yè)資訊 |
